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大学城学苑大道1068号,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集成所神经工程研究中心
0755-86392299
0755-86392235
0755-86387965
▋01 神经肌肉电生理与血液微循环信息的同步高分辨检测系统
针对目前的检测设备仅能检测神经肌肉活动单一生理信息及检测分辨率低等问题,拟研发多模生理信息同步检测系统,实现神经肌肉活动电生理与血液微循环(血流和血氧)信息的同步高分辨实时检测。通过高密度柔性电极阵列与高可靠采集系统的研制,实现神经肌肉活动电生理信息的高时空检测;基于近红外光谱检测和层状光学层析成像技术,研发高密度血液微循环信息传感阵列与高性能采集系统,实现神经肌肉组织活动血液代谢信息的精确检测。
▋02 双向神经通路的多功能智能假肢
研究双向神经通路的多功能智能假肢(上/下肢)技术及系统,利用柔性传感获取高分辨率的神经肌肉电信号并解码该信号,以实现运动意图的精准识别;通过感觉信号的检测、融合及编解码,实现假肢感觉信息的神经反馈;仿人体生物力学特性,研制低成本、轻量化、结构和运动仿生的假肢本体结构;建立融合神经电信息、运动学及动力学信息的假肢应用验证平台,实现具备运动-感觉双向神经通路的多功能智能假肢的柔顺控制。
▋03 柔性功能材料及传感技术应用
开发聚合物空间电荷驻极体二元微结构压电系统,开展柔性传感技术在人体运动识别、人体体征信号检测、机器手触觉传感等方面的应用。开发新一代柔性可拉伸电极材料及其传感器,具有大拉伸率、高密度,超薄超窄、高粘附性与稳定性等优良性能,在高密度体表肌电信号、植入式皮层脑电信号、心电信号、体内神经信号、体表可穿戴设备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4 老年人运动康复健行陪护智能机器人及系统
围绕老年人下肢运动康复及伴行陪护等关键问题,重点研究伴行机器人运动控制、智能识别、自动伴行等方面。通过多关节设计、六轴加速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自动寻迹及系统集成语音识别等功能,研发智能陪护机器人及系统。
▋05 穿戴式防跌预警监护技术与智能系统
跌倒是老人失能的重要拐点,是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如何解决老人跌倒难题已成我国的重大社会需求,项目围绕老人跌倒预警和干预防护的技术需求,突破高精准运动识别与跌倒预警、海量终端高并发实时远程监测、轻量化可复用性髋关节防护等核心技术,研发跌倒预警器、跌倒防护气囊、远程定位和监控管理平台等系统。
▋06 听障损失的无创检测与康复技术
听力损失是导致儿童聋哑的首要原因,也是困扰老年人健康的第二大问题,听力损失的早期检测对于预防聋哑儿童的出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方向主要致力于无创、精准、高分辨的听力损失快速检测,分别诊断听觉传导、外周和中枢的异常,从而客观准确定位导致听力障碍的病因,为后续的针对性干预、治疗和康复提供实验依据。